2019年2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**纲要》,**近期至2022年,远期展望到2035年,致力于建成充满活力的***城市群。从远期看,对粤港澳区域未来房地产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。然而,在房地产政策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基调下,粤港澳湾区楼市调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,2018年粤港澳9市房地产表现如何,未来走向如何,本文进行简要分析。
广东省销售额领跑全国各省,粤港澳九市是广东省主力成交区域
从规模来看,广东销售额在全国省份中已多年稳居**,商品房销售额2015-2017年是全国单省的近4倍,广东商品房销售额比单省均值2012-2017年不断增加;2018年,在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的持续调控下,广东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所下降,广东省商品房销售额、销售额占全国比重均有所下滑,但整体体量仍处近年高位。
图:2012年以来广东省商品房销售额及占全国比重
资料来源:CREIS数据库
其中,粤港澳九市(即珠三角)是广东省主力成交区域。2013年以来珠三角商品房销售额占全省比重均在80%以上,商品房销售面积均在60%以上。在分类调控、因城施策的原则下,过去两年,珠三角地区的热点城市围绕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不断加强市场调控,限贷、限购、限价、限签、限转让等调控措施促使珠三角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自2017年以来持续负增长,其中2018年降幅同比虽进一步扩大,但呈逐季收窄趋势,全年同比下降10.4%。
粤东西北地区因地方政策环境相对宽松,受珠三角热点城市外溢需求带动,2017年商品房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。但随着信贷政策整体收紧,粤北区域于2018年初、粤东西区域于2018年下半年增速由增转降,至2018年底均进入负增长区间,同比分别下降7.8%、4.9%和13.4%,同比降幅进一步增大。
图:2013-2018年广东各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、销售额(万平米、亿元)
资料来源:广东省统计局,统计口径:开发经营数据
图:2013-2018年广东各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
资料来源:广东省统计局,统计口径:开发经营数据
因此,我们认为在当前楼市整体不容乐观,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的政策背景下,结合珠三角区域自身的房地产运转周期及粤港澳大湾区政策**利好,2019年珠三角区域整体将呈现继续止跌回升阶段,全年交易较为可期。作为广东省房地产主力成交区域,珠三角区域对房企而言仍属战略要地。
一手市场成交整体有所回升,城市继续分化
从数据上看,2018年粤港澳九市一手住宅总成交量较2017年有所回升。2018年粤港澳湾区9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积约6878万平米,同比上升10.9%。
分城市看,惠州、佛山、广州成交体量位居前三,均超1000万平米,分别达到1585万平米、1356万平米和1011万平米;其次是中山、肇庆、江门、东莞,成交体量均超500万平米;深圳、珠海低于300万平米。
从增速看,广州、江门、东莞成交体量同比均下滑,江门成交面积同比下降超20%;中山、珠海、佛山、深圳、惠州、肇庆成交面积同比均增加,中山成交面积同比上升超****,珠海成交面积同比上升超50%。
图:粤港澳湾区9城2013-2018年一手住宅总成交面积(万平米)
数据来源:CREIS数据库
图:粤港澳湾区9城2013-2018年一手住宅分城市成交面积(万平米)
数据来源:CREIS数据库;统计口径:网签数据
由于部分城市受限价、限签等政策影响,网签数据存在一定的失真性,为真实反映城市房地产发展现状,我们引入各城市二手房交易数据,综合分析各城市2018年房地产发展概况。
多数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均走低,仍以一手住宅成交主导
从二手住宅成交面积看,除肇庆、惠州未收集到相关公开数据外,珠海是**一个2018年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上升城市,广州、深圳、佛山、东莞、中山、江门2018年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均下滑。其中,东莞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5.8%,降幅显著,广州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5.5%,亦相对较高,佛山、中山、江门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均超5%,深圳微降1.5%,相对较低,从侧面印证多数城市2018年整体市场仍较低迷。
从2018年各城市一二手住宅成交面积比值看,深圳已进入存量房市场,一手房成交面积远低于二手房成交面积;广州一手住宅受2018年放开限价、限签等政策因素影响,一二手住宅成交面积比值较2017年逆转,一二手住宅成交面积比值由2017年的小于1变成2018年的大于1,当前仍以一手住宅成交主导,但未来将逐步走向存量市场;其余城市一二手住宅成交面积比值均大于1,仍然处于新房开发周期。
图:粤港澳湾区部分城市2015-2018年近三年二手住宅成交面积(万平米)
图:粤港澳湾区部分城市2018年一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对比(万平米)
数据来源:CREIS数据库、中指院搜集整理
从总量看,惠州、佛山、广州是粤港澳销售面积主力承载区域,成交面积均超1000万平米,其次是中山、肇庆、江门、东莞,成交体量均超500万平米,深圳、珠海相对较低。结合二手房市场表现从增速看,整体粤港澳区域2018年的市场热度应低于2017年,处于此轮周期的调整底部,2019年,各城市将陆续结束底部调整态势,企稳回升,当前珠海一二手成交均结束下行态势,回温趋势明显。
土地市场降温,宅地成交规模整体仍处高位
为响应住建部、国土部热点城市增加有效供应号召,2017年以来,粤港澳九市积极增加住宅用地供应,2017年、2018年粤港澳九市宅地供应**总建面均超5000万平米。从宅地成交看,2018年粤港澳九市土地市场热度低于2017年,流拍率增加, 2018年粤港澳9市住宅用地成交**总建筑面积为4399.9万平米,同比下降6.4%,尽管增速下降,但规模仍处近五年较高区位,有效保障了后续新房市场供应规模
图:粤港澳湾区9城2013-2018年宅地供应、成交**建面(万平米)
城市分化明显,广佛惠位居宅地成交规模前三甲
分城市看,佛山持续6年位居住宅用地成交**建筑面积首位,2018年宅地成交**建面达1203.25万平米,其次是广州,为994.93万平米,惠州、肇庆、江门均超400万平米。深圳、东莞、珠海、中山成交规模均低于250万平米,各城市土地成交规模分化趋势明显。
图:粤港澳湾区9城近五年住宅用地成交**建面(万平米)
数据来源:中指研究院整理
尽管2018年粤港澳九市土地市场热度下降,流拍率增加,土地成交价格及溢价率均回落,但整体宅地成交规模仍处高位,有效保障了后续新房市场供应规模,保障了市场后续的稳定运行。但分城市看,深圳、中山、珠海、东莞四城市囿于土地供应、成交规模的限制,未来新房供应或受影响。
当前粤港澳大湾区**已出台,对房地产市场的正面影响已逐步反馈在市场中,自政策出台以来,多城市监测到项目来电来访量增加,回温趋势较明显。但是我们认为在楼市整体下行的趋势中,2019年粤港澳9市将呈现量升价稳的特征,价格难以大涨。
2018年12月,中央为2019年楼市定调,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被列入住建部2019年十项重点任务之首,此外,因城施政、分类指导的责任落在地方政府的头上。再加上近两年粤港澳9市加速住宅土地供应,保障后续新房市场供应,因此短期内粤港澳9市整体成交量将企稳回暖,长期看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,区域价值逐步提升,带动价格攀升,区域长期潜力看涨。
(免责申明:本文为转载,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,别无他用,如涉及侵权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,谢谢!)